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措施
一、防治原则
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应在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指导下,坚持“以蔬菜为对象,健身栽培为基础,优先采用农业、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,科学使用化学农药,严禁在蔬菜上使用高毒、高残留农药,协调各项防治技术,发挥综合效益,把病虫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,并保证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”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。
无公害蔬菜生产,就是清洁、鲜嫩、无毒害物质的含量低于人体食用标准的蔬菜,同时符合营养学和医学的双重标准。目前,无公害蔬菜生产还离不开化学农药,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“严格、准确、适量”的原则。
1、严格控制使用高毒、高残留、难降解的农药,严格控制蔬菜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,即蔬菜收获前8~10天严禁使用农药。
2、对症下药。施药前要诊准某种病或可能发生的病害,勿将非侵染性病害误为侵染性病害;勿将生理性病害当作非生理性病害去防治。防治前先认定危害蔬菜的主要昆虫,然后选择专一性配广谱性的杀虫剂,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,切勿只图省事,随意混用农药。勿用杀虫剂去治病,勿用防病药去灭虫。特别是一些生理病害,是由于缺少某些元素或日照等不利的环境条件造成的,与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等病原菌无关,喷药无济于事,所以喷药前必须辩清病虫的特征和药的防治对象、性质,做到对症下药,并严防使用蔬菜禁用农药。
3、适时用药。防病农药多是保护性药剂,要提前施用,以防为主。发病后喷药,效果差,且会影响蔬菜生长和产量,一定要在病害发生前或刚发生时喷药,尤其注重拌种灭菌。一般灭虫农药毒性较大,应用在幼虫期阶段2~3龄期,老熟幼虫抗药性强,成虫期不取食。
二、防治措施
1、农业防治
通过选用良种、合理轮作,采用科学栽培管理措施来提高蔬菜本身抗病虫抗逆能力,健身防病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手段。具体措施包括:选用优良抗病品种、及时清理育苗场地和栽培场地、深翻晒垡、合理密植、增施腐熟有机肥、及时摘除病叶老叶、高畦结合地膜覆盖等。
2、物理防治
合理利用物理、人工防治技术。利用昆虫趋光性的特点,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杀虫,该灯具有杀虫谱广,诱杀害虫多,对天敌相对安全,对蛾类、地下害虫诱杀效果显著,使用方便、安全、经济,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,值得在生产上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。利用昆虫趋黄性的特点,使用黄板诱杀斑潜蝇、蚜虫等害虫。另外,嫁接防治土传病害、设置防虫网、应用银灰色反光膜驱避蚜虫、田间追挖地老虎等技术也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用。
3、生物防治
利用有益生物和生物制剂 “以虫治虫”、“以菌治菌”、“以菌治虫”、“以抗虫素治虫”等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蔬菜前病虫害,具有不污染环境,对人畜无毒,对蔬菜无副作用等特点,是当前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手段。目前生产上有引进保护利用弯尾姬蜂、赤眼蜂、蚜茧蜂、七星瓢虫、蜘蛛、草蛉等寄生或捕食性天敌昆虫,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茎尖脱毒快繁、喷施生物农药等。其中主要生物农药有:苏云金杆菌Bt乳剂、菜青虫颗粒体病毒、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,农抗120、农抗751、菜丰宁、井岗霉素、武夷霉素、农用链霉素,植物源农药苦参碱、印楝素、川楝素等。
4、化学防治
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,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种类、剂型,合理混用、轮换用药,控制用药次数、用药量,遵守安全间隔期,以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,控制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。
- 上一篇:巧用尿素 2017/12/9
- 下一篇:含腐植酸有机肥的三大作用 2017/12/9